1. <acronym id="une2z"></acronym>
          <acronym id="une2z"><em id="une2z"><dfn id="une2z"></dfn></em></acronym>
          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 | 大事年表 | 最近更新 | 站內搜索 | 新浪微博:@廈門市太平巖寺
          電話:0592-2048015 傳真:0592-8127339 郵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號:taipingyansi
          高僧傳記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八十高齡來華弘法 開宗立派名傳千古
          來源:太平巖寺 更新時間:2014/9/27 9:11:19 閱讀:1

            善無畏(637—735,正翻凈師子),中印摩揭陀國人。他的先代出身剎帝利,因國難出奔烏荼,做了國王,承傳到他,十三歲就依父親佛手王的遺命即位。兄弟們不服,起兵相爭,他于平亂之后讓位于兄,決意出家。先至南印海濱覓得殊勝招提,修習法華三昧。又由水路搭乘商船,游歷中印諸國,密修禪觀。及到摩揭陀,訪國王,王妃原是他的女兄,他們了解到善無畏舍位出家的經過,大加敬重,由是名聲遠播。他曾把自己所攜傳國寶珠施給那爛陀寺,裝飾在大佛像的額端上。后歸依寺內以禪、密著名的長老達磨鞠多,研習密教,受到鞠多的賞識,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完全傳授給他,得了灌頂,號為三藏。他又周行各地,遍禮圣跡,方便誘化。

            八十歲左右,依著師教東行弘法,攜帶梵本,經過北印迦濕彌羅、烏萇等國,到了素葉城,應突厥可汗之請,講《毗盧遮那經》,然后再前進通過天山北路,達于西州(今新疆吐魯番東南、寶應)。因為他的聲譽早已傳至漢地,唐睿宗特派西僧若那和將軍史憲,遠出玉門迎接。他于玄宗開元四年(716)到達長安,被禮為國師。先住興福寺南塔院,后遷西明寺;玄宗并嚴飾內廷道場,尊為教主。

            開元五年(717),開始在西明寺菩提院譯出《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》一卷。寫定進內之后,即有敕令將帶來的梵本全部送藏內廷。從此,他便注意另訪未譯的密典梵本。先有江陵(今湖北省江陵縣)無行求法,游歷南海、東印、中印各地,曾住大覺、那爛陀等寺聞法,并訪求梵本,學畢回國,途經北印病卒(見義凈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》卷下),所將梵本由同行者帶回中土,存于長安華嚴寺。善無畏和一行同往,選取前未譯過的重要密典數種。

            開元十二年(724),他隨玄宗到洛陽,于開元十三、十四年間,在奉先寺譯出《大毗盧遮那神變加持經》等三種。開元二十年(732),他曾請求還歸印度,優詔慰留。二十三年(735)得病,十一月卒于洛陽大圣善寺,年九十有九。開元二十八年(740),葬于龍門西山廣化寺。肅宗乾元元年(758),于塔院側建碑,其弟子李華撰文。

            善無畏是漢地真言教的奠基者,所譯經典全屬于秘密部。他最初據自己所帶梵本譯出的《虛空藏菩薩能滿諸愿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》,由沙門悉達譯語,無著筆受綴文,經題下注云“出《金剛頂經成就一切義品》”,實系密軌一類。以后就無行所將梵本內選譯的有三種,其一是《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》七卷,沙門寶月譯語,一行筆受綴文,為純密教的根本經典,通稱《大日經》。本經于所說諸曼荼羅中,特以大悲胎藏生曼荼羅為正式灌頂曼荼羅,所傳密教胎藏部大法即從此出。其第七卷為供養念誦法,末后有阿闍梨所集之文,是無畏依經教而撰集的修習胎藏密法的儀軌。其余兩部是《蘇悉地羯羅經》和《蘇婆呼童子請問經》三卷,則廣說三部(佛部、觀音部、金剛部)和五部(加般支迦部和摩尼部)的持誦通則。以上四部、十四卷,都見于《開元錄》。

            另有屬于密軌的《蘇悉地羯羅供養法》二卷,題善無畏譯,實際是善無畏依《蘇悉地經》撰集以傳授門弟子者。此外流傳于日本的還有《金剛頂毗盧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》一卷,共一行譯,《釋迦文尼佛金剛乘修行儀軌法品》一卷、《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》二卷,以及其他秘密陀羅尼法、念誦法、略要法等,內容都有可疑之處,或出于后人的偽托。

            在無畏譯籍中,《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》內的密咒全部都寫出梵字,逐字用漢音對譯,他所集《蘇悉地羯羅供養法》中部分密咒亦復如是。此由密教重視文字,為求念誦、觀想精確故創此例,以后不空傳譯密典即沿用之。由此可見善無畏當時傳授密教,已同時教授梵文拼法,開始講求“悉曇”這一門學問,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值得注意的。

            善無畏的撰述,除上述密教儀軌外,還傳有《無畏三藏禪要》一卷,這是他和嵩岳會善寺敬賢對論佛法,而由西明寺慧警記錄。本書先開發心、供養、懺悔、受戒等十一門,次說觀智密要、禪定法門,列舉陀羅尼十首和月輪觀法等。其中評論初習禪人多怕起心動念,或專守無念以為究竟,認為如是便無法增長善念。他主張先正念增修,后方至于究竟清凈,不怕起心而患虧于進學。在這段話里,可以見到當時的禪風和他對于修禪的見解。相傳他平時靜慮怡神,時以禪觀獎勸初學,遇有問疑,剖析無滯,本書所記即其一例。

            善無畏兼長工巧藝術,相傳他自制模型,鑄造金銅靈塔,備極莊嚴。他所畫的曼荼羅,尤其精妙。他這一法系的傳布,對于漢地工巧藝術也發生了一定的影響。

            善無畏弟子,入室的有寶思、妙思二人。寶思俗姓鄭,滎陽人;妙思俗姓王,瑯琊人。俗弟子有著名的文士李華,趙州贊皇人,是善無畏行狀和碑銘的撰者。又傳喜無畏是他的最后弟子,行事不詳。傳承善無畏胎藏法的是大興善寺沙門一行和保壽寺新羅國沙門玄超:一行撰《大日經疏》七卷(或開為十四卷),善釋經文,闡明教相和事相,對于純密理論體系尤多所發揮;玄超事實不詳,傳說不空法系的青龍寺沙門慧果曾從他受大日和蘇悉地密法,又于田沙門智嚴、嵩岳沙門溫古也曾受學于善無畏。

            真言宗在唐武宗廢佛(845)以后,中土傳承即已衰歇。惟善無畏所傳胎藏部密法,后由不空的弟子慧果傳于日本空海,而和金剛智所傳的金剛部密法相并傳習,在日本一直到現在還存在著。

          地址:福建省廈門市虎園路2號萬石植物園內 中文網址:太平巖寺.COM
         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閩(2022)0000011 閩ICP備19021265號-1
          電話:0592-2048015 郵箱:tpys_0592@qq.com 微信號:taipingyansi
          Copyright 2010-2023 太平巖寺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      国产美女自拍视频在线观看_日本口工AV在线观看_亚洲熟妇视频嫩模三级视频_国产偷情视频在线
          1. <acronym id="une2z"></acronym>
                <acronym id="une2z"><em id="une2z"><dfn id="une2z"></dfn></em></acronym>